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84.“龙及其兽”表示那些陷入唯信的人。
[186.]“龙”表示那些陷入唯信的人,这一点从以下事件明显看出来:经上记着,“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,要吞吃她的孩子”(启示录12:1-6, 13-17);“妇人将要生产的孩子”表示关于主和仁爱生活的教义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:当我正在写该教义时,那些陷入唯信的灵人中的许多人与我同在;他们极其愤怒,以至于如果主不通过天使保护我,我几乎写不下去;他们觉得自己似乎试图扯过这个教义,把它撕成碎片。那里的“妇人”表示新教会,也就是新耶路撒冷;她的“孩子”表示关于主和仁爱生活的教义;“龙”表示那些陷入唯信的人,因为他们的性质正如所记载的那样,他们即将做后面所描述的事,就是逼迫那妇人,吐出水来,像洪水或河一样,要吞没她;“像洪水或河一样的水”表示虚假。
782.“口像狮子的口”表示来自摧毁教会真理的虚假的推理。这从“口”和“狮子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口”是指思维(参看AE 580节);但在此是指推理(对此,我们很快就会谈到);“狮子”是指在其能力方面的地狱虚假(对此,参看AE 278c节)。这是因为“狮子”表示神性真理,故在圣言中,主也被称为“狮子”;因此,“狮子”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在其摧毁神性真理,因而摧毁圣言的能力方面的地狱虚假;这尤其是由对圣言的玷污和歪曲造成的。由于狮子是所有动物中最有力量的,并且它的力量照着它对吞吃、因而抓住猎物,并把它撕碎的欲望而增长,所以“狮子”也表示对摧毁圣言真理的渴望。在灵界,“狮子”也代表类似事物,因为狮子也出现在那里;不过,狮子的形式是由那些拥有玷污和歪曲圣言的真理,由此毁灭它们的大能之人的渴望产生的表象;伴随他们的这种能力照着他们的推理能力而增长。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,“狮子”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摧毁教会真理的地狱虚假。由于这就是“狮子”所表示的,还由于像豹,脚像熊脚的“兽”表示确认信仰与生活分离的推理,圣言的良善和真理因这些推理而被玷污和歪曲,所以像狮子口的这兽的“口”表示来自摧毁圣言真理的虚假的推理。从严格意义上说,“口”表示思维;但由于人的言语从口而出,所以“口”表示从思维流出的各种东西,如教导、讲道、推理;在此是推理,因为此处所论述的“兽”表示来自属世人的推理。不过,在解释本章5–7经文时,我们会详述这个主题,在这几节经文中,出现了这些话:
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;又有权柄赐给他,可以行事四十二个月。他就开口亵渎神,亵渎祂的名和祂的帐幕,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。又赐予他与圣徒作战,并且胜过他们。(启示录13: 5–7)
从那里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的能力和渴望的性质,以及他们通过推理所拥有的歪曲圣言真理、玷污圣言良善的能力的性质。
786.“他致死的击伤却医好了”表示表面上看,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为与信仰的结合似乎清除了这种不一致。这从“致死的击伤”和“医好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致死的击伤”是指与圣言不一致;因为此处“致死的击伤”和刚才“受了死伤的头”具有相同的含义。在圣言中,“击伤或受伤”表示诸如摧毁教会和人的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(可参看AE 584节);由于取自圣言的教义构成教会,所以当教义与圣言不一致时,它就不再是一个教会,而是一种冒充教会的宗教或宗教说服。“医好”,也就是医好击伤,是指表面上看,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为与信仰的结合似乎清除了这种不一致。当“致死的击伤”表示与圣言不一致时,这就是“医好”的含义,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,不用进一步推论。尽管如此,这击伤并没有医好,只是表面上被清除了,这一点可见于接下来的内容。首先,要说一说那些自以为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敏锐、更明智,同时又自以为被赋予天赋异禀,能通过基于谬误的推理使任何虚假都能看上去像真理的人。然而,为叫这些主题可以被调查、理解并随后展开,我要在此阐明善行与信仰的这些结合。其中一些结合是被简单人相信的,一些则是由有学问的人设计发明的;通过这些结合,表面上看,与圣言的不一致似乎被清除了。
(1)最简单的人只知道唯信在于相信那些在圣言里,并且教会的教义由此所教导的事。
(2)不那么简单的人不知道唯信是什么,只知道信就是相信必须做的事;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在相信和实行之间作出任何区分。
(3)事实上,有些人以为信产生善行,却不考虑它是如何产生善行的。
(4)有些人认为信必须始终走在前面,善行或良善来自它,或源于它,如同果实来自树。
(5)有些人相信这是通过人的合作完成的;相反,有些人则相信这不用人的合作就能完成。
(6)但由于教义教导,唯信得救,无需善行,所以有些人就轻视善行,从心里说,他们所做的一切在神眼里都是良善,神不看邪恶。
(7)但由于在圣言中,经上如此频繁地提到行为和作为,实行和工作或作工(working),所以出于调和圣言与这个信条的必要性,他们设计了各种并不一致的结合方式;然而,这些结合的方式是这样:信独自保存,作为也独自保存,以便拯救可以在信中,丝毫不在作为中。
(8)一些人将信与那些到达称义的最后阶段的人行善的努力结合起来;但他们把它与没有从人的自愿部分获得任何东西,相反,只来自流注或灵感的努力结合在一起,因为来自人的自愿部分的良善本身不是良善。
(9)一些人则将信与主的功德结合起来,声称这功德在属于人生命的一切中作工,而与此同时,人对此一无所知。
(10)一些人将信与道德的良善和文明的良善结合起来,而这些良善是为了世上的生活,而不是为了永生所要行的良善。他们还断言,这些就是圣言所提到的“行为”和“作为”,并“实行”和“作工”所指的良善;为了其中的功用,善行必须在平信徒面前被教导和宣讲,因为他们不知道信与作为结合的奥秘;有些人不能理解它们。
(11)在有学问的人当中,许多人以为一切事物的结合都在唯信里面,也就是说,对神之爱,对邻之仁,生活的良善,作为,主的功德和神都包含在唯信里面,除了人从自己思考、意愿和实行这些事之外。
(12)要知道,除了上述结合方式外,还有其它许多结合的方式被设计出来;这些人在灵界设计得更多;因为属灵的思维能扩散到属世思维无法抵达的无数事物中。在灵界,我曾看见一个人想出一百多种结合方式,每一种都有一个从开始通过方法到达目的的思路发展过程在里面;但当他到达目的,以为现在就能看见结合时,他被光照,发现他越从内在思想这个主题,就越将信与善行分离,而不是把它们结合起来。由此可见,尤其被有学问的人设计出来、似乎由此清除了这个信条与圣言的不一致,或说使这种不一致看似一致的结合方式是什么,“那兽致死的击伤医好了”又是什么意思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